專業的證券分析師的責任是預測未來盈餘,然而這些十分聰明的人是受雇用很普通的方式做一件很難的事,其實失敗也是可以理解的。用過去盈餘預估未來盈餘,其實和用過去股價變動趨勢預估未來股價變動,其實差別有限。五大原因為,一是隨機事件影響盈餘甚大難以預知,不但科技股難預測,甚至公用事業分析師也估不準產業中的隨機事件。二是企業有創意的會計程序,讓分析師更難分析。三是分析師專業能力不足,沒有專業分析事業細節的能力。四是好的分析師轉戰更賺錢的銷售部門與基金投資管理工作。五是研究與投資銀行的利益衝突。
針對共同基金的研究顯示,到2001年底,美國股市10、15、20年的投資報酬率,大型股基金在三個時段平均而言都落後S&P500指數報酬率約2%。雖然有些突出的基金,但是她們優秀的表現並不能持續,70年代的排名前二十,在80年代就落後到平均之後,80、90年代也都是如此,因為祇要有平均值就有人排前面,這並不足以預測下一時期的績效。
專業投資人的擇時能力也令人遺憾。研究顯示基金內持有的現金部位,往往和股市相反,在谷底時持有大量現金,在高峰時持有最少現金。且由於股市在過去54年漲35年跌15年持平3,只有1:3的機率持有現金會優於持有股票,必須猜測正確率高於70%,才有可能勝過買進持有的投資者。顯然擇時要勝過買進持有策略並不容易。這和不動的時鐘一天有兩次準時一樣,堅持買進持有策略54年裡有35年是準確的。
墨基爾最後反對效率市場的論點有二點。強式的效率市場說內線交易也無法產生超額報酬,這顯然是和經驗不符。極端的效率市場說任何時候任何一種股票相對其他股票其價格都是ㄧ樣值得購買,「認為市價最能反應真實價值」和「比傻」沒什麼兩樣地令人不安,從歷史上的泡沫與崩盤屢次出現,顯示這泡沫時期的價格並不是合理完美的。墨基爾相信有少數專業投資人可以在估計真實價值上交出好成績,只是無法事前得知是哪些人。真實的股市應該是既有相當的效率,因為有效率所以看起來像隨機漫步,偶爾有偏離基本分析的無效率,偶爾也有空中樓閣理論所煽動的無效率,各有一些成分混合在一起。
4 則留言:
令人困惑的一點!
指數也是人編出來的,如果用更好的方式
去編指數,難道也不能打敗「大盤」嗎??
譬如S&P有五百檔股票,如果變成499檔,或是501檔.....是否也無法打敗「大盤」??
這麼說吧,回頭看,哪個時期哪種指數能打敗大盤,是如此的清晰。
問題是向前看時,接下來哪個種類的指數會勝出總是如此模糊。
S&P指數基金應該也有收基金管理費吧
sd55,
當然,否則基金公司發行與管理的成本與員工薪水要誰付呢?以常見的SPY來看,總費用率約在0.10%,遠低於一般基金。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