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01

巴菲特開講『創造性毀滅』

華倫巴菲特在2007的年報裡,有兩句我覺得很有感覺的話。他說:「Though capitalism's "creative destruction" is highly beneficial for society, it precludes investment certainty. A moat that must be continuously rebuilt will eventually be no moat at all.」中文我將之翻成「雖然資本家的『創造性毀滅』過程對社會有很多貢獻,但是這類型投資卻是充滿不確定性。一條護城河若需被時常重建,終有一天將失去護城河的功效。」


『創造性毀滅』是經濟學家熊彼得的創見,用來描述創新與經濟景氣循環的過程,可惜對創新如此有見解的經濟學家熊彼得,他個人的投資經歷卻是十分失敗。也許這能當作一個反證,來說明何以巴菲特要說『創造性毀滅』對投資者而言是很大的風險,由於競爭障礙或競爭優勢,也就是巴菲特用「護城河」比喻的東西,在創新過程中太難預測,所以巴菲特選擇投資確定性較高的事業,而不愛高科技與新科技。

前幾天在墨基爾「漫步華爾街」討論泡沫現象的三章,墨基爾也注意到「空中樓閣」的泡沫通常都發生在新創產業之中,每一個泡沫發生的時代都有某種新科技,大量資本因為對創新產業的獲利高成長期望而被大量投入新上市公司中,大量資本買進IPO讓創業家賺飽了錢,但是當泡沫破滅後,大多數投資這些創新產業的新上市公司的投資者,多半血本無歸。墨基爾似乎也對創新事業因為「空中樓閣」理論所支撐的高價覺得不合理,認為長期而言「磐石理論」的真實價值終將獲勝,股票價格將受真實價值影響。

甚至之前大投機家科斯托蘭尼在提到如何挑選個股投機時,他所建議的投機方式,不但不是高成長股或是新創產業,這些一般證券玩家以為的投機股,科斯托蘭尼的個股投機是在股市市場上揚的大趨勢中,在投機者預測即將受益的老產業中,挑選財務狀況最爛的一間公司,最有可能被收購或是被優秀經理人力挽狂瀾的轉機股。也許這能當作一個反證,新創產業不但長期投資者華倫巴菲特不愛,新創產業連投機家科斯托蘭尼都不愛,連投機者都認為勝率與最高報酬太低。

延伸閱讀:過去的巴菲特相關文章

沒有留言:

關於作者:認證理財顧問黃柏仁,致力於上班族之理財規劃服務,按這裡到上班族投資理財部落格閱讀更多文章
網路轉載規定 任何實體出版轉載需事先取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