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05

帶著故鄉去旅行:荷蘭、德國、比利時假期

這趟去荷蘭、德國、比利時的假期,我們可以說是帶著故鄉去旅行,人在異地,不時想著的卻是故鄉台灣和這個國家的不同,荷蘭與比利時都不是大國,而且地處德國法國兩大強國之間,還是能從貧瘠之地,發展出無比的貿易大國,其實頗值得我們台灣人借鏡。


比利時其實是由荷蘭南部獨立出去,盧森堡也是如此,我們在旅遊途中,突發奇想,也許南台灣,從濁水溪以南可以『台灣』名義從「中華民國」之中獨立出去,而整個中央山脈的原住民,也可以類似盧森堡,從「中華民國」之中獨立出去,一個中華民國,可以分成北臺灣的「中華民國」,南台灣的「台灣國」,中央山脈的「玉山國」,這似乎也是不錯的公投題目。

這樣的話,「中華民國」可以繼續維繫和「中國」的和睦關係,「台灣國」與「玉山國」則可以分別以「台灣國」與「玉山國」名義申請加入聯合國,如果有足夠的國際支持,或是國內民意的支持,這其實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比照荷、比、盧同盟,中、台、玉同盟也可能在中國與日本兩大亞洲強國之間,爭取到發展的空間。誰說不可能呢?不過,也許這些都將是空想。

另一個這次旅行中常見的話題是「生活在荷蘭好,還是台灣好?」荷蘭的地多為平地,雖然並不富饒,歷史上也飽受水災之苦,但是相對於台灣多山,多數人都生活在台北盆地的狀況,荷蘭的居住密度並不算高,我想這也是為何它的自行車車道能實行的如此徹底,我所住的社區旁剛好有所高中,幾乎所有學生都騎自行車上學,即使已經秋季,早晨室外溫度常在十度以下,似乎一點也沒有阻礙荷蘭人騎超過三十分鐘去上學或採買。

荷蘭的汽油很貴,幾乎為台灣的一倍,我猜,這也是政府遏止人們買車,鼓勵自行車的一種政策。荷蘭的小孩生日時最常收到的禮物就是腳踏車與學習騎車的工具,荷蘭人的自行車技術十分良好,不但騎的快,還能單手,另一手抱了一堆東西,約兩台車寬的小小自行車道,它們也能騎的比快。荷蘭的車道設計複雜,而且遇到沒有標示的路口,必須自動讓行右方的來車,執行的十分徹底,交通規則宛然已是文化的一部份,若在直行車道轉彎,保證你會被轉彎車攔停下,搖下車窗來罵,雖然,你可以裝不懂,但是,即使是個小鎮,他們也對彼此的行為也是仔細督促。

由於歐元高漲,台幣低迷,荷蘭的食物感覺上也很貴,特別是外食的價格,很簡單的菜,也可以是台灣價格的一倍。從旅遊的角度來看無所謂,但是如果要居住,真的得要有個高所得才行。荷蘭人的工作十分準時上下班,這點來說,遠勝於一般的台灣工作文化。


沒有留言:

關於作者:認證理財顧問黃柏仁,致力於上班族之理財規劃服務,按這裡到上班族投資理財部落格閱讀更多文章
網路轉載規定 任何實體出版轉載需事先取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