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在書店閒逛,看到這本『Life理財學』,才發現是周行一老師新出版的書,於是拿起來翻閱一下,其中最別出心裁的一點,我覺得是周行一老師將自己列入投資組合資產配置之中,他認為光是談投資的資產配置是不夠的,一個好的Life理財學,應該是要將人自己也當作一個資產,他的想法是,將自己工作未來預估可以獲得的收入,當作該資產的未來現金流量,這些未來現金流量折現,就可以估算自己這個人目前的資產價值,而自己是資產配置中最需要好好照顧的核心。
周行一老師認為每個人如果加總自己一生所有可能賺到的錢,包括薪資、獎金、紅利與其他,幾乎都是好幾千萬,而且若能好好培養自己,增進本業的技能,還有加薪與獎金的機會。所以他認為專注本業,增加自己的業內收入,比總是想著中大樂透,或是想著投資股票賺大錢,更為重要。
初看好像覺得周行一老師是要我們專心做個上班族雇員,努力工作等待加薪,和『窮爸爸富爸爸』的觀念剛好相反,羅伯特清崎鼓勵人要走出上班族雇員的象限,勇敢邁向投資者與企業家的的象限。仔細想想卻覺得,也不全然衝突。周老師說得是要投資自己,並沒有說僅祇限於受雇於人,投資自己也可以是培養自己成為專業投資者或是成為企業家。
只是周老師想突顯的是,要想發財有錢,與其等中樂透,或想要短期投資快速致富,遠不如好好培養自己本業中,擅長的賺錢能力。而羅伯特清崎講的是,當你要由【雇員】【自雇】【企業家】【投資家】四個分類中要選擇一個作自己的本業時,他建議你不要受限於學校教育中所推廣的【雇員】象限,羅伯特認為其中【企業家】【投資家】兩個象限才是致富之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