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股票型基金(ETF)的設計對一般小額投資人,是類似封閉型基金,我們作為小額投資人不能直接向基金管理公司贖回,而只能在市場上買進或賣出,由於需求與供給之間可能會有不平衡,所以有時需求大於供給,市價會高於淨值;有時需求小於供給,市價會低於淨值。
所以對長期投資的小額投資人而言,比較有利的當然是能夠以折價的方式買到指數股票型基金(ETF),而非溢價。所以能知道每分每秒的指數股票型基金(ETF)淨值就十分重要。台灣證券交易所則提供了無力自行依據指數成分股清單計算該ETF淨值的投資人,一個約略的估計淨值,你可以在基本市況報導中的【ETF行情畫面】,最右邊一欄就是估計淨值。最近都是呈現折價的狀況,表示需求小於供給,想買指數股票型基金的人較少。
Where to find Taiwan ETF (Exchanged Traded Funds) NAV (Net Asset Value)
補充寶來傘型P-SHARE基金的淨值查詢連結(台灣電子0053台商收成0054台灣金融0055)
8 則留言:
多謝PJ的提醒.
我一直以為ETF是拿了投資人的錢之後, 進市場去買對應比例的各式股票, 然後隨時公告現在淨值, 以淨值作為投資人的交易時價格.
原來市價跟淨值是有差距的? 這倒是跟我原先的認知不一樣. 這是台灣的ETF才會有的狀況, 還是其他地區的ETF也是這樣呢?
我也常看這裡,不過好像怪怪的,今天中100的淨值差好多,原本想馬上敲進,不過收盤淨值就被拿掉了,奇怪...
不知道有沒有別的地方可以查:D
ETF的設計各國都相似,交易價與真實淨值都有差距,這個差距就是造市者的利潤。而與過去交易所中造市者屬於少數人獨占的現象不同,只要有錢,人人都可以當造市者,直接向發行公司實物申購或實物買回。
http://www.tw50etf.com.tw/ttt.asp
的實物買回清單,每天會公佈一次盤後淨值。
請問「每實物申購單位估計現金差額」是什麼意思呀?以及怎麼算出來的?
那是不是代表可以"套利"?
我想有錢是無法`實物申購`的,只能從公開交易市場買入
請問到銀行或是券商
何者可以用較低的成本買到0050?
Micyang,
直接經券商到市場上購買會較便宜。
銀行通常是提供定期定額的信託方式,會有信託費,好處是可以不必一次買一整張。可以喜金額定期定額。
感謝版主回覆~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