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02

台灣最大的銀行

臺灣銀行合併中信局,成為台灣最大的銀行,市占率超過10%,幾年的金改下來,台灣最大銀行出現了,沒想到卻是一家國營的銀行,財政部擁有100%的股權,因為是國有的銀行,希望能有更多優秀的人員能投入臺灣銀行,就像新加坡的淡馬錫集團,國有的銀行,如果能充份授權不要受政治力太多的影響,也不是完全沒有成功的希望。

金控合併,重點應該是要跨出台灣,不要以在台灣最大的銀行自滿,讓經營的觸角能跨出國內,就像淡馬錫集團來台灣投資佈局,臺灣銀行也可以考慮到海外經營金融業,併購幾個外國的銀行,例如泰國、印度、越南等地,都還有金融業發展的機會。不過受政治力影響,想要臺灣銀行到大陸發展,大概很難。

但是想想昨天讀遠見雜誌(訂閱),提到杜拜蓋起帆船飯店的故事,其實國家如果能頃一國之力,善用各國與各個領域的專業人才,即使是國營企業也是能夠做出令人稱羨的成就,不見得國營企業就一定都是老態龍鍾,員工都一定是公務員心態。

2 則留言:

Hayashi 提到...

最後段講的剛好碰巧我昨天也跟同事有類似的話題。
我從一開頭以雜誌上報導電子政府點開話題。我問他,既然做了電子化政府,為什麼不多按一個步驟或按個按鈕,把 doc/xls 轉成 PDF 放在網頁而是放 doc/xls?其實轉 PDF 也才多一個步驟。
他回答說,這種東西對我們來說很簡單,但是對於他們來說卻是異常的困難。不要說這件事,光是政公文從直書改成橫書,對他們來說就是一件天大的困擾。他們完全不會有想學的動力,完全只要能夠應付目前的工作就好。就算今天出了多好多棒的程式可以更快解決問題,可是他們一點也不會想學,因為還要花他們的時間來學,而且也不是在解決他們的工作。例如 Win98 有嚴重的網路安全問題,更新成 WinXP 即使依然是 Windows 環境,但是老一輩的人並不考慮這種網路安全問題,只是他要重新學 WinXP 如何使用等等,就造成他的困擾和反感。
同事的表哥剛好就在台灣銀行資訊部門工作,據他說本來也是熱心滿滿地進去,但是沒多久就沒什麼熱情。行員可以不管後面的人排隊多長,反正就依照他的速度慢慢來慢慢做。而熱心的結果就是會招來一堆工作,但是薪水又一樣不會比別人增加,如此一來自然而然他也不會想太努力做。到客戶那邊處理電子交易的事情,被問到 SSH/SSL 的問題,完全不知道那是什麼東西,打回銀行整個資訊部門也沒人知道。而銀行的訓練研習課程,花了那麼大筆銀子,卻是被拿去做不相干用處,可能在陽明山上租場地辦研習訓練,結果就是那種交際的管道。而公務員或國營銀行都是經過高普考進去的,但是可能經過20-30年當到經理以上了,但是實際上他會的東西卻跟不上潮流,比如說資訊部門經理可能隨便一個大學研究所相關科系的畢業生專業能力方面都比他強,反正他就是年資比人家多他就是經理位子。當然年資多就是經驗多,但是在這種環境下倒是應該是他們知道怎麼去處理應付上下關係的經驗比較多。況且公家國營單位看年資越久就是優勢,即使能者進去,薪水或待遇也不可能超越他們,有什麼改變或不同做法也會被視為不合"常理"。
反正聊了不少,只是越覺得比以前在學校看到的職員還官僚。這種東西要不是因為公家或國營事業,怎可能跟別人有競爭力可言?只是看到最後一段有點想起這段對話。或許就像大家知道富有可以靠努力賺錢和存錢,但是只拼命賺錢和存錢,卻又不去努力減少支出,終究還是白忙一場。即使有很多知識和技能的專業人才,可是不懂得去用人,也是生不出什麼雞蛋。

Pojen Huang 提到...

先謝謝你打這麼多字留言。

幾年前我在台北銀行被富邦合併之前,也曾與他們內部人員有過業務合作,也有類似的感受,真的是覺得他們的飯碗真好捧。

關於作者:認證理財顧問黃柏仁,致力於上班族之理財規劃服務,按這裡到上班族投資理財部落格閱讀更多文章
網路轉載規定 任何實體出版轉載需事先取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