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18

葛林斯班是英雄還是狗熊

葛林斯班的騙局』作者拉斐巴特拉(Ravi Batra)認為葛林斯班的錯誤政策,是美國2000年股市崩盤與之後不景氣的元兇,過去兩個十年(Decade)葛林斯班是有助於美國經濟,抑或是有害於美國經濟呢?作者認為葛林斯班是這一切的禍首。

拉斐對葛林斯班的批評開始於他這兩世紀以來的政策反覆,配合不同任的總統與華爾街局勢,為了爭取連任,無所不用其極地改變自己的立場。接下來談到葛林斯班的政策劫富濟貧,直持調降個人與企業的最高所得稅率,然後調升社會安全制度的工資稅,再借由社會安全預算與政府總預算合併的方式,挪用社會安全制度的盈餘來支付刪減富人所得稅的缺口。

最低工資在葛林斯班的任期內趕不上通貨膨脹的調整,造成工資缺口的擴大,作者認為這是股市泡沫化的主因,而每次葛林斯班遇到經濟問題的解決方式就是快速的增加新的負債,放寬貨幣政策,用新債來彌補需求與供給之間的缺口,終於造成負債過高,股市瘋狂的追逐史上富貴,即使在崩盤後,降低利率,也來不及阻止經濟的不景氣。

拉斐建議的改變是,降低窮人與勞工的稅率,提高富人的累進稅率,依據生產力的漲幅來提高最低工資,讓進口美國貨物的外國進口商,享有與出口商較低的美元匯率,提升美國出口商品的競爭力,最後,讓勞工持有51%的公司股權,讓企業能經濟民主

他的論點我覺得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他認為勞工的工資收入等於淨支出,所以降低勞工的稅率或是提升最低工資,都有利於總體經濟的需求增加,而需求的增加就能刺激經濟的成長。

另外當生產力(供給)提升,工資卻沒有相對提升時,需求=消費+投資,消費因為工資沒有提升,若要能繼續維持供給與需求的平衡,則需要舉債來消費,舉債的方式可能是政府的預算赤字,也可能是消費者的消費貸款增加。這也是說過去幾年的寬鬆貨幣政策造成政府與民間的舉債大增,在工資沒有提升下,是這些負債支持了經濟(GDP)的成長。換句話說,緊縮的貨幣政策或是信用放款的緊縮,都會造成明年國內生產總毛額的預估往下調整的壓力,除非勞工的實質稅後收入能夠增加。

2 則留言:

Pojen Huang 提到...

Brian,

是DECADE,馬上更正。

Pojen Huang 提到...

我最近一次談到自己的配置,投資美股約12%,並非20%。

我投資美元資產幾乎都來自於過去留學時存款,回台後幾乎沒有再加碼過,以我的淨值其實應該還不到應該投資美股的地步。

對我而言有點像行為財務學中的心理帳戶的偏誤,這幾年的美股報酬率都在原地踏步,卻沒有去處理它。

自認沒有預測的能力,所以忽高忽低的波段操作美元資產的比例大小,不是我的選擇。

如果美國突然由全球第一強國變成第二,那我就會出清美股。

關於作者:認證理財顧問黃柏仁,致力於上班族之理財規劃服務,按這裡到上班族投資理財部落格閱讀更多文章
網路轉載規定 任何實體出版轉載需事先取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