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7/01

有錢人的煩惱

最近有個有錢人的大新聞,世界上因投資成為大富翁的華倫巴菲特,做出令人驚奇的壯舉,它決定將自己80%以上的資產捐出來作為慈善,而且不是等到自己身後,而是馬上開始每年執行。

捐獻慈善的行為是理財規劃中很特別的項目,多數人其實沒有固定的捐獻慈善行為,但是在有宗教信仰的人之中,則較為普遍,西方的基督教會鼓勵信徒捐出收入的十分之ㄧ,中國傳統的佛道教也都會鼓勵人佈施。像台灣現在也有聯合勸募中心的單位,鼓勵全民捐獻支持慈善單位。

因為曾經有朋友任職台灣世界展望會,所以我也參加了世界展望會的資助兒童計畫,每月定期捐助1,400元,資助兩位國外的小孩,因為我認為這個世界如果可以因為有我們的存在而能多變好一點,最重要的就是小孩的教育。

像巴菲特這樣大手筆捐出個人資產的大多數,當然是很不容易的大事,我來猜想巴菲特應該是認為如果這是對的事,該做的事,現在就可以開始去做,不必等到巴菲特過世之後再開始,而且早一點開始,巴菲特還可以多幫助受捐獻者如何去善用這些錢投資,讓善行可以永續。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慈善協會

1 則留言:

Percy Huang 提到...

華倫巴菲特將他的財產中的130億美金捐給了比他更有錢的比爾蓋茲底下的一個慈善基金會去更有效率更有目標地執行他的慈善計畫,是很聰明的一件事,而他自己只留下了約32億美金,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其實還有一個惡名昭彰的投機客索羅斯也長期執行他的慈善計畫,華倫巴菲特與比爾蓋茲慈善的目標主要在幫助第三世界國家,改善第三世界國家的生活環境與當地人健康、教育、醫療等,而索羅斯的目的是在支持所謂「過渡時期」國家 的反對派,以實現那裡的所謂民主。這些國家中就包括東歐國家和獨立後的前蘇聯國家。1987年索羅斯基金會在中國大陸設立分會,並以改革開放為名,資助中國的民主活動;但1989年時,在大陸的分會遭中共監控,索羅斯見局勢不妙,便結束分會,至今尚未在大陸復會。

有些富人們有的喜歡捐錢給學校、成立獎學金、例如洛克菲勒基金會。很多有名的商界或政界新一代菁英很多是由類似的獎學金培育出來的。

現在的富人慈善家越來越注重實效,個人慈善家以及捐助公司開始強調對解決方案的資助,而不是對問題本身的資助,把商業管理的理念應用到了慈善事業中來。他們並沒有簡單地為某一個問題捐款,而是通過那些他們自認為能夠產生「顯著而且可衡量」結果的項目提供資助,從而努力確保他們所捐贈的每一分錢都能產生最大效果。

所以,巴菲特在觀察了之後,覺得比他更有錢的比爾蓋茲的基金會在執行上很有實效,把130億美元的鉅款交給了比爾蓋茲基金會來運用。

關於作者:認證理財顧問黃柏仁,致力於上班族之理財規劃服務,按這裡到上班族投資理財部落格閱讀更多文章
網路轉載規定 任何實體出版轉載需事先取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