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當與夏娃在伊甸園裡,受了『毒蛇』的誘惑,偷吃了上帝不准她吃的蘋果,因而被趕出了伊甸園。是夏娃不能承受誘惑的錯,沒有聽從上帝命令,有罪的是夏娃,別把罪過都賴給了『蛇』。有人以為趙建銘原本是個台南小醫師,是因為婚姻進入了沒見過的上流社會,所以受不了誘惑,才做出錯事。好像把錯誤賴給了提供誘惑的上流社會,就會讓趙建銘一家在道德上比較沒有過錯,如果不是『貪財』就不會發生這些問題。我認為以上這兩者都是卸責之詞。
所有的商人都『貪財』,講的正式一點可以說:『企業經營的目的是要為企業的股東創造最大利潤。』講的平凡一點,每位節儉、小氣、勤奮、努力與有創意的小商人,不也都是因為追求財富的願望,才不斷鞭策自己去工作與思考。如果不是貪財,怎會有人節儉節約,如果不是貪財,怎會有人勤奮超時工作,如果不是貪財,怎會有人發揮他的創意與想像力,不斷的發明。『錢』不但是中性的,不是罪惡的,『貪財』更有其正面意義的,我說『貪財是致富的源頭。』
1 則留言:
經濟學大師亞當斯密(Adam Smith)在其《國富論》(Wealth of Nations)中寫道:
每個人只要不侵犯正義的法規,都擁有自己的方式追求私利的自由,也享有以其勞力和資本投入競爭的自由。
張貼留言